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教授向我院赠送墨宝

发布者:李泳锋发布时间:2024-11-22浏览次数:10



 在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建院五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博86级校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华明教授应邀参加建院五周年创新发展论坛并作报告。同时,王华明院士挥毫泼墨向学院赠送了三幅墨宝,成为了我院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中,“琢材成器”取自《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意为在不断雕琢中完成升华,历经磨练成为有用的人才。材料学研究材料的组成、结构、工艺和性能,既是对材料的雕琢与研究,也是对个人的磨练与升华,正是科研与科研工作者共同“琢材成器”的统一。“越万仞”被用来形容克服重重困难、达到极高成就或境界的意象,常用“积跬步以至千里,乘扶摇而越万仞”来形容人的成长历程和奋斗精神。这里的“越万仞”就是用来比喻学院师生不断超越自我、取得卓越成就的过程。

格物致理”取自《礼记•大学》: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寓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完善真理。物理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利用数学语言来严谨推导理论,在实验中发现并检验真理,正是格物致理的真实写照。而“达精微”则源于《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君子恭奉德性、学思致知,于广大处和精微处体会道之显现,以中庸的方式表达道之高明。“尽精微”体现了学院师生既尊奉道体之大,又穷尽道体之细,既从广大处着眼,又从精微处入手,从而于平实中达到高明的中庸智慧。

琢材成器,格物致理”展现了材料与物理学院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统一的特色,同时与我校“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矿大精神相得益彰,时刻勉励我院师生在探索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奋发进取、砥砺前行。而“琢材成器越万仞”则寓意着我院师生在材料的探索与物理原理的深入研究中,不断突破自我,跨越重重难关最终攀登上知识的高峰;“格物致理达精微”代表着对自然界本质的不懈探求,追求知识的精确与细微,体现了学院在理论研究上的深厚底蕴与精湛技艺。

王华明院士的书法作品苍劲有力、气韵生动,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昭显了我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决心和信心。未来,材料与物理学院将继续秉承“琢材成器,格物致理”的院训,深入开展强校建设大讨论,增强全院师生的使命意识、危机意识和机遇意识,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努力建设融合发展、特色鲜明、国内有影响力的研究教学型学院,为学校加快能源资源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