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中国矿业大学“梦中国”实践团赴宁夏固原隆德县开展调研

发布者:李泳锋发布时间:2025-07-13浏览次数:10

实践团成员参观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团部遗址

实践团成员与杨国权老师合影留念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投身民族地区工作实践,2025712日,中国矿业大学材料与物理学院“梦中国”实践团宁夏分队奔赴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开展“非遗互鉴传薪火”主题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首站探访了隆德县红崖村老巷子,在融合回汉建筑风格的八大院群落中,队员们沉浸式感受传统建筑魅力,并深入了解了红二十五军先遣团团部遗址承载的革命历史。随后,团队来到隆德县第一小学,被校园内精美的魏氏砖雕艺术墙所震撼,深刻体悟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艺术价值与深厚底蕴。

在隆德县博物馆,实践团成员们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展品,穿越历史长河,触摸隆德数千年的文化脉络。此行的重要收获之一是采访了杨式剪纸非遗文化传承人杨国权老师。杨老师生动细致地讲解了剪纸的技艺精髓与文化内涵,并特别强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在于‘守正创新’。‘守正’是坚守百年传统技艺的根基;‘创新’则是以现代视角赋予剪纸新形象与时代价值。”他指出,“剪纸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真实记录劳动实践,又饱含人民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本次调研聚焦的回汉剪纸、魏氏砖雕泥彩等非遗技艺,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交融元素。实践团成员们深刻认识到,深入挖掘这些技艺背后回汉文化相互影响、交融共生的历史,是增进民族间文化认同、巩固情感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本次在固原隆德的实践,“梦中国”实践团成员们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明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自觉成为非遗保护传承的生力军,以青春之力守护文化根脉,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澎湃的青春力量。

新闻来源:材料与物理学院

摄影:韩晨枫、邱建

责任编辑:周轩丞

一审一校:李泳锋

二审二校:李智

三审三校:范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