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2025年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荣获佳绩

发布者:李泳锋发布时间:2025-10-21浏览次数:10

学院参赛师生合影留念

天文观测

暑期科普课堂

近日,2025年江苏省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高校青年志愿服务研讨活动于南京审计大学圆满收官。我院“披星戴梦——偏远地区青少年天文科普赋能志愿服务项目”荣获二等奖。

本次大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志愿服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打造志愿服务“行走的思政课”品牌,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公益创业等重点领域,全省115所高校384个志愿服务项目参赛,遴选出15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参与路演答辩,涵盖乡村振兴、为老服务、关爱少年儿童、阳光助残、环境保护、文明实践、卫生健康、应急救援、乡村振兴“小组团”专项等9个领域类别。

项目由石礼伟、李智、孟雅婷三位教师共同指导,孙瑜泽、王禹涵、杨博三名同学共同完成。项目依托校星河天文学社,自2008年启动以来,连续十七年在江苏、宁夏、安徽、山东等多个省份扎实开展志愿服务,形成独具特色的志愿服务模式。项目深入实施“科普中国”行动,以天文科普为切入,以志愿服务为载体,以高校专业资源为支撑,致力于破解偏远地区科学教育资源匮乏、科学启蒙不足的现实困境,通过“知识普及-实践赋能-情感联结”三维一体的科普志愿服务新生态,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强国战略注入青春动能。

路演答辩期间,项目还参与了江苏省高校志愿服务嘉年华。团队特别展示了天文观测设备以及由志愿者实地拍摄的系列天文影像作品。展位前,一台小型天文望远镜配合详细的操作演示,生动展现了项目特色;而团队自主设计的天文主题明信片更是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交流,现场互动气氛热烈。通过展板项目展示、学习交流、资源对接、文化引领,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的思政育人功能。

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院团委始终将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围绕“学科融合、实践育人、品牌引领、长效发展”的实践育人理念,推动志愿服务从“校内实践”转向“社会服务”。未来,学院将进一步深化“实践育人”机制,构建“专业+思政”双融合的品牌矩阵,打造更多贴合社会需求、彰显学科优势的志愿服务精品项目,让青春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更多材物力量。

新闻来源:材料与物理学院 孟雅婷

摄影:孙瑜泽

责任编辑:连雪怡

一审一校:孟雅婷

二审二校:李智

三审三校:范韶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