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本科生更深入地了解各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从而激发学习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明确努力方向。在新生入学教育的基础上,我院于2022年5月15日针对2021级本科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活动。活动分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和物理类三个分会场进行。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分会场,郭立童教授介绍了材料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历程、师资概况、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和主要的研究方向;专业紧密结合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高端人才需求,着力培养能服务于能源、资源和制造业的高素质人才,打上矿业大学能源资源的特色;近5年升学率均超过50%。张含卓副教授介绍了“金属材料与表面”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未来升学、就业出口以及金属材料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未来发展方向。“电子材料”方向通过设立“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封装工程”、“微电子技术导论”等课程,紧密结合未来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高端人才需求。刘章生副教授根据个人专业背景和履职经历,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国家和地方在半导体等电子材料方向的战略布局和人才培养目标。王延庆副教授以“material新解”为题,详细介绍了“材料成型与控制”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通过设立“3D打印”、“三维造型设计”等课程,服务国家实施制造强国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
活动现场
在物理类专业分会场,唐军教授介绍了物理学科和物理类本科专业的基本情况;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介绍了物理学科的师资力量情况,两个专业的专业方向及发展前景;介绍了学院“厚基础、重实践、重创新”人才培养特色;介绍了物理类专业升学就业情况。张俊廷副教授针对转专业的优缺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给出了合理的建议。最后,学生就专业特色、出国留学等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交流。
活动现场
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分会场,鞠治成副院长结合“双碳”战略,向大家系统介绍了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学习要点、专业前景、毕业要求以及课程设置,并且指出本专业具有贯穿交叉的特点,希望同学们在本科期间要做好知识储备来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最后他介绍了本专业的广阔前景,指引同学们树立对专业的清晰认知。委福祥副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选择专业的基本原则。在师生交流的环节中,同学们各抒己见,就科研去向以及考研院校选择等方面的问题与两位老师进行了交流。
活动现场
近年来,材料与物理学院在本科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应用物理学专业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2020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新工科专业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2020年开始招生。应用物理学专业2021年获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顺利通过学校专业评估,并获学校推荐申报2021年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本次活动加强了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于学院的学科专业的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