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电子大学Eugene Chubenko教授与Vitaly Bondarenko教授来学院开展学术交流

发布者:石美瑜发布时间:2025-06-13浏览次数:16

  2025年6月12日下午,材料与物理学院高效储能材料与技术团队特邀白俄罗斯国立信息与无线电电子大学两位国际知名学术专家——Eugene Chubenko教授与Vitaly Bondarenko教授,于材料楼A501会议室开展前沿学术报告。本次讲座聚焦新型半导体材料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吸引校内师生参与,现场学术交流氛围热烈。

光催化材料新突破:Chubenko教授解析氮化碳设计策略

  Eugene Chubenko教授(纳米电子材料与结构实验室首席研究员、白俄罗斯杰出青年科学家)以《C₃N₄材料应用于光催化及相关领域》为题,系统阐述了有机聚合物半导体氮化碳的研究进展。从体相材料、粉末到剥离型氮化碳的合成路径,到光催化制氢、CO₂还原等核心应用,Chubenko教授深入剖析了材料设计的科学逻辑。针对单一材料的局限性,他提出通过复合结构(如薄膜化、异质结构筑)拓展其光电性能,并分享了液相沉积技术在薄膜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开发中的突破性成果。其团队研发的ZnO基紫外光电探测器及多孔硅/ZnO纳米复合材料,为新能源器件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多孔硅技术前沿:Bondarenko教授分享半导体器件创新应用

  Vitaly Bondarenko教授(纳电子结构与材料实验室主任、白俄罗斯总统奖章获得者)在《多孔硅:制备、性能和应用》报告中,详细解读了微孔、介孔、大孔三类多孔硅的结构调控机制。通过精准控制化学刻蚀与热退火工艺,其团队实现了金属杂质吸附、绝缘体上硅结构制备等关键技术突破。Bondarenko教授重点展示了多孔硅在光学波导、复合半导体外延生长及核电池中的应用潜力,并分享了59项专利技术成果的产业化经验。与会师生对基于多孔硅的纳米复合材料在高效储能器件中的前景表现出浓厚兴趣。

国际视野拓展:共探材料科学未来方向   

  讲座为团队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深度对话的平台。在交流环节,两位教授就“氮化碳复合薄膜的规模化制备”、“多孔硅在锌离子电池隔膜中的应用可行性”等议题与听众展开讨论,并鼓励青年科研人员加强国际合作。参会硕士表示:“专家对基础研究与产业转化的结合视角,启发了我们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的新路径。”

以开放促创新:深化国际化科研合作

  本次讲座是材料与物理学院高效储能材料与技术团队推进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会议指出:“国际前沿技术的交流碰撞,将加速我们在新型储能材料领域的原创性突破。”未来将持续搭建高水平国际合作平台,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