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5日,材料与物理学院A105会议室
高效储能材料与技术团队召开本学期末学术总结会议,隋艳伟教授携戚继球、赵丹阳、尹青、肖彬、张琛旭等老师出席,全组在校硕博研究生与会。会议聚焦学期科研工作凝练总结,并为暑期攻坚擘画新篇。
多维探索:从基础研究到工程应用的闭环攻坚
全体学生以3分钟限时汇报形式,系统梳理学期成果:
前沿探索:新型有机框架电极设计;多价离子电池体系创新;复合电解质界面调控策略等。
尖端模型构建:多场耦合仿真平台开发(电化学-热-老化协同分析);电池组热管理动态模拟(相变材料/液冷系统效能验证)等。
工程材料突破:深地环境特种密闭材料(石膏基复合材料矿下适应性);自修复防护涂层设计(多级结构构筑与智能响应机制)等。
融通致远:国际化学术版图再拓展
会议热烈欢迎新加盟的印度籍博士后Sathish博士。戚继球教授强调:“跨文化科研协作是应对全球能源挑战的关键动能,团队将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广度。”
盛夏启航:时间淬炼科研锋芒
戚继球教授总结陈词:暑假是科研人沉淀突破的黄金期,望诸君:聚焦关键问题实现纵深突破,严守实验规范筑牢科研根基。

盛夏启航:时间淬炼科研锋芒
戚继球教授总结陈词:暑假是科研人沉淀突破的黄金期,望诸君:聚焦关键问题实现纵深突破,严守实验规范筑牢科研根基。
星河滚烫,步履铿锵
当季夏热浪翻涌,高效储能人已整装再出发。期待金秋时节,共览深耕之果!高效储能团队寄语全体师生:以规范护航科研,以专注雕琢时光!
实验规范 · 坚守底线
▫️ 危化操作必守则:双人在场,流程清晰
▫️ 高温设备严管控:启停报备,全程监护
▫️ 水电气管勤巡检:人离电断,隐患立消
安全红线即学术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