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岑同学做组会报告
7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度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本专科毕业论文名单,我院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系陈亚鑫老师指导的2018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刘家岑的论文《由电位出发:电极材料设计与高性能钾离子全电池构筑》获得一等奖。本次公布的获奖名单中,我校共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7项、团队奖2项。(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3/7/21/art_58320_10958552.html)
刘家岑同学的论文在完善关于钾离子电池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面向高能量密度钾离子电池全器件,以电位为切入点,通过设计钾离子电池高工作电压锰铁基普鲁士蓝类似物正极、低脱钾电位沥青基炭负极,并优化电极/电解液界面,实现对高性能钾离子电池器件的全方位探讨与研究。研究成果以“Synergistic Regulation of Low defects Manganese Hexacyanoferrates with Stable Electrode /Electrolyte Interface for Enhancing Electrochemical Potassium Storage Performance”为题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Applied Surface Science》(中科院一区,TOP),刘家岑同学为第一作者,陈亚鑫老师为通讯作者。
刘家岑同学在大二开始进入学院先进化学电源研究所从事科研训练,在夯实基础实验技能后,逐步开展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设计及性能研究。在科学研究中,结合学科背景,将“学”和“研”有机结合,发展一种优化调控普鲁士蓝材料缺陷与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的综合调控方法,从电位这一关键特性出发,实现了对高性能钾离子电池器件的全方位探讨。另外,大学期间刘家岑同学还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得全国失效分析大奖赛获得一等奖(全国第三名);2019年赴英国剑桥大学参加海外实习交流活动,并在第九届能源、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做英文口头报告,获得“Best Presentation Award”。
材料与物理学院坚持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重通过第一、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学院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科研训练拓展课程、探索性实验项目、大学生学科竞赛等课内外机制实现创新创业培养的全覆盖。近年来本科生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0余篇;年均获批各类大创项目40余项;年均获得各类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励30余项。
摄影:陈亚鑫
责任编辑:唐军
审核:刘建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