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陈长玖、毛梁、程春龙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

发布者:张立江发布时间:2023-07-04浏览次数:523

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规定》(中博基字〔20207号),经专家评审和评审结果公示,我院陈长玖、毛梁、程春龙获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

陈长玖博士的项目以原位生成碳化物增强难熔高熵合金为研究对象。传统镍基、钴基高温合金的使用温度低于1200℃,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存在高温强度不足、高温软化、高温抗氧化性能差等问题。难熔高熵合金为解决这些问题带来了希望,本项目提出的原位生成碳化物增强难熔高熵合金的工作温度可高达1800℃,拓宽了高温合金的应用范围。本项目拟研究碳化物增强难熔高熵合金熔体原子动力学与微观结构的遗传关系,实现原位生成碳化物与难熔金属基体微观结构调控,建立结构-力学性能的构效关系,阐明难熔高熵合金塑性变形机制和高温强化机理。为难熔高熵合金在超高温领域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毛梁博士主要从事半导体材料在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固氮等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针对光催化过程中载流子寿命与界面催化反应速率的失配问题,基于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计算及有限元模拟,以具有面外压电效应的“双面神”(Janus)二维材料为研究对象,提出通过外界机械能耦合产生的压电场作为驱动力来提高二维Janus光催化材料载流子的分离与利用效率。

“碳中和,碳达峰”大背景下,镁合金作为轻量化结构材料,在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中优势更加突出,大规模应用镁合金符合绿色工业发展愿景。目前多元微合金化是镁合金开发的主要途径,但有关多元微合金化共影响镁合金氧化性能与氧化膜防护性的研究不足。程春龙博士依托中国矿业大学双一流平台与材料与物理学院相关实验室,拟通过合适的合金化元素选择与含量优化,实现镁合金多元微合金化,并结合氧化温度、时间、气氛等的的合理调控,开展控制镁合金氧化动力学行为研究,以期在镁合金表面制备具有化学与电化学惰性的膜层,提升镁合金耐蚀性,促进其大规模应用进程。